文章阐述了关于沥青混凝土粗骨料照片,以及沥青混凝土粗骨料要求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 粗集料和细集料根据粒径或粗细程度进行分级,粗集料通称散余石子,细集料通称砂子,它们有不同的来源和表面状态,如河砂、山砂、海砂等。
粗细集料的区分依据是最大粒径的1/4。对于10型级配,分界点是36毫米,粗集料大于36毫米,细集料小于36毫米。 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指粒径小于36毫米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指粒径小于75毫米的天然砂、人工砂。
细集料和粗集料是根据它们的粒径大小来区分的。细集料是指粒径较小的碎石、砂和混凝土等材料。通常,粒径小于75毫米(0.187英寸)的材料被归类为细集料。细集料用于制造混凝土、沥青和其他建筑材料,以及用于填充和覆盖地面。粗集料是指粒径较大的碎石、砾石和石料等材料。
集料按颗粒大小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一般规定粒径大于75毫米者为粗集料,如碎石和卵石;粒径小于75毫米者为细集料,如天然砂。
是以最大粒径的1/4倍作为粗细集料的分界点,对于10型级配来说,粗细集料的分界点为36 mm,大于36 mm为粗集料,小于36 mm为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
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的定义是指其粒径大于75毫米,而细集料则指粒径小于该数值。 在沥青混合物中,粗细集料的区分通常以36毫米为界限。 在混凝土中,砂和石作为骨架材料,被统称为骨料或集料。其中,粒径大于5毫米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基层强度不足: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或工人操作方法不当,致使基层混合料出现离析,局部基层强度达不到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如果在一般路段上,碎石基层就会出现离析现象,就造成局部粗骨料过于集中,密水性太差。
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坑槽破坏,主要由几个关键因素引起。首先,部分施工团队未能严格遵循设计规范,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在沥青混凝土层填充了过多的粗料,导致空隙率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这在使用中,特别是在雨季,可能导致路面出现透水现象,从而引发坑槽的形成。其次,基层的强度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常见原因包括:水损坏,引发沥青混凝土软化、剥离、冲刷;路面老化,沥青与石料粘附性差、胶结体粘度降低;施工工艺落后,温度控制不当导致坑槽出现;交通因素,如超载超限运输、车辆事故造成燃油泄漏、轮胎更换时路面压坏。
沥青路面坑槽,指的是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形成的坑洼,是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沥青路面病害之一。坑槽在雨后或冬春交季雪水冻融后产生,随车辆荷载作用,破损面加大、加深,导致路面平整度降低,影响汽车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坑槽产生的原因和破坏形式 1 由面层破损产生的坑槽 a、上面层厚度不够。这大都由于施工时平整度控制不好造成,局部面层厚度过小,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这些部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网裂,随之剥落形成坑槽。b、面层的孔隙率大。
悬浮型密实结构:这种结构由次级集料填充前级集料的空隙,形成沥青混合料。它具有很高的密度,但无法直接通过集料嵌锁形成骨架。因此,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Φ相对较小,且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较差。
悬浮密实结构 对于连续级配密式沥青混合料,因粗骨料数量相对较少,粗骨料数量较多,使粗骨料悬浮在细骨料附近。(2)骨架空隙结构 间断级配开式或半开式沥青混合料含粗骨料较多,就此紧密想接形成骨架。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 ;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用最为普遍。
沥青混凝土按矿料的组成不同,可分为密实-悬浮结构(如AC-Ⅰ)、骨架-空隙结构(如OGFC)和密实-骨架结构(如SMA)。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
【答案】:ABC 考点为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知识,属于专业型考题。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凝土,其结构组成形式有悬浮密实结构、骨架空隙结构和骨架密实结构。D选项和E选项是干扰项。
关于沥青混凝土粗骨料照片,以及沥青混凝土粗骨料要求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沥青混凝土粒径和厚度
下一篇
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系数多大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