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路面沥青混凝土机制砂标准,以及砂石沥青路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机制砂是指经过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和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不包括软质或风化的颗粒,通常被称为人工砂。
机制砂是指通过制砂机和其它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砂子,成品更加规则,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日常需求。机制砂要有专业的设备才能制出合格适用的砂石。特点:机制砂的坚固性能比河砂稍差,但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不存在问题。
机制砂是一种通过机械破碎、研磨和筛分得到的沙子,与天然河沙相比,机制砂具有更优良的粒度和颗粒形状,更广泛应用于建筑等领域。机制砂是随着建筑和工业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建筑材料。它是由专业的机械设备,如破碎机、磨机和筛分机等,对岩石、尾矿等原料进行破碎、研磨和筛分处理得到的。
机制砂是人工制得的沙子,用于各种工程建设。机制砂是通过制砂机和其他设备,对矿石、岩石进行破碎、磨碎和筛分而得到的沙子。它与天然河砂相比,具有颗粒形状可控、粒径和级配可调的特点。由于其良好的物理特性,机制砂在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制砂,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机械设备加工而成的,成品的颗粒形状没有河沙好,在坚固性上要看机制砂的原材料,比如风化石制作的机制砂是比不上河沙的,而河卵石为原材料制作的机制砂跟河沙一样,当然肯定还有更好的。
粗骨料和细骨料是普通混凝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粗骨料的粒径大于75毫米。 粗骨料,俗称石,通常包括碎石和卵石两种类型。碎石是由天然岩石或经过机械破碎的岩石制成,而卵石则是由自然风化并在水流中搬运形成的较大岩石颗粒。
粗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它们粒径较大,通常大于5mm。 细骨料则是混凝土配比中的另一种骨料,主要包括粒径在0.16-5mm之间的砂子。这些砂子可以是自然***集的河砂、山砂,也可以是人工机制砂,还包括经过淡化处理的海砂。
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那些粒径大于36毫米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以及矿渣等。 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那些粒径大于75毫米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对于沥青混合料,细集料是指那些粒径小于36毫米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尘斗)以及石屑。
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那些粒径大于36毫米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而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那些粒径大于75毫米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对于沥青混合料,细集料是指那些粒径小于36毫米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以及石屑。
粗集料指粒径大于36mm以上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指粒径大于75mm以上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指粒径小于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指粒径小于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
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主要包括碎石或卵石等,它们提供了混凝土的骨架,并占据混凝土总体积的较大比例。粗骨料的粒径通常大于5mm。这些石子在混凝土中起到了稳定结构和提高体积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并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细骨料则主要指砂子,其粒径小于5mm。
在进行沥青面层施工前,必须准备好所需的沥青材料、骨料、填充料及其他添加剂。这些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类机械设备,如搅拌设备、运输车辆、摊铺机、压路机等。这些设备需提前检查、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求。
前期准备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这包括施工图设计、方案确定、文件编制等工作,以及施工现场的清理、标线划定、施工区域围挡搭建等实际操作。特别重要的是对基层的处理,如地面清理、破碎、压实和修复等,以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g)粗集料若为酸性岩石的石料,为保证矿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用较稠的沥青,同时***取抗剥离措施:用干燥的磨细生石灰或消石灰粉、水泥作为填料的一部分(其用量为矿料总量的1%~2%);在沥青中掺加抗剥离剂;将粗集料用石灰浆处理后使用。
1、沥青混凝土最合适的细集料就是质地坚硬、洁净的机制砂,天然砂可以掺一定的比例用来调整级配曲线,但掺量不应太大,天然砂对高温稳定性不利。石屑一般含粉量超标,会增加沥青用量。如果你做的沥青混凝土主要细集料是天然砂是肯定不行的。
2、外观:机制砂是通过专业的制砂设备粉碎得到的砂石材料,其特点是棱角尖锐、多棱角状。与天然河沙相比,机制砂具有更明显的轮廓特征。 坚固性和耐久性:机制砂的坚固性能虽略逊于河沙,但仍符合GB/T14168-2008标准的优等品指标。
3、机制砂比天然砂更具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外观。机制砂是通过适用的破碎机等专业制砂设备,粉碎后得到的砂石材料,与天然河沙相比,具有棱角尖锐分明、针片状多的特点。坚固性和耐久性。
4、机制砂含有的石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不利。
5、机制砂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较高的石粉含量,这与天然河沙的含泥量不同。在施工过程中,机制砂的颗粒不规则性有时带来更好的粘合性和抗压性,使用寿命也更长。此外,机制砂的组成结构更为简单,由人工选择的原料制成,成分稳定且一致性高,避免了天然砂中可能存在的复杂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变化。
掌握关键,确保沥青与石子完美结合: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艺术 要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固耐用,关键在于每一步施工工艺的精准把控。首先,在材料准备阶段,严谨挑选至关重要。施工所需的五大元素——粗集料、细集料、沥青、矿粉与抗剥落剂,每一样都不可或缺。
其原理是以沥青作为粘结剂,将石子、沙子和其他辅助材料混合后铺在路面上。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多次加热、搅拌和铺排等工序,以保证道路耐久性和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流程大致包括路面清洁、底基处理、铺筑、压实和养护等步骤。
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是石油沥青、规格石子;沥青:两种(或三种)不同软化点的石油沥青,加热到规定温度,按一定比例配合均匀;石子:按要求粒径、质量合格的石子,加热到规定温度后与热沥青混合搅拌均匀,趁热运至现场铺摊、碾压,自然冷后硬结。通常沥青成分在7%左右。
沥青混凝土密度 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
年6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混凝土中的细集料(砂)应***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吸水率小、颗粒洁净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用硬质岩石加工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人工砂。
从粗骨料对水泥混凝土强度的粒径效应方面考虑,用于混凝土路面的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且宜***用连续级配的碎石,细集料宜***用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在3~0为宜。在提高混凝土耐疲劳极限方面,砾石优于碎石,小粒径骨料优于大粒径骨料。
商品混凝土用细集料应***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河砂。本标段用的是河砂,产地为山口料场。
粗集料宜优选卵石,贵州难以选到符合要求的卵石,***用碎石情况较多,须适当增加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应大于40mm。并严格控制碎石针、片状的含量。
细集料:优先选用江砂或河砂,选择细度模数6~2之间的中粗砂,筛分结果应在相应级配范围内。含泥量小于2%,云母含量1%,细度模数5~3为宜。 外加剂:选择高效减水剂,注意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根据不同厂家水泥选用不同外加剂。夏季温度高时,外加剂效果较好,冬季活性降低。
关于路面沥青混凝土机制砂标准和砂石沥青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砂石沥青路、路面沥青混凝土机制砂标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汽油车和油气两用的区别
下一篇
恒力石化的油品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