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沥青混凝土 > 正文

沥青混凝土面层摩擦系

简述信息一览:

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指标范围

1、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评定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的要求是不小于0.7mm且不大于1mm。根据同一规范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应小于0.55mm。

2、摩擦系数通常保持在0.6左右,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需达到至少0.55mm。对于一级公路的水混凝土路面,一般路段的抗滑构造深度应不低于0.7mm,同时不超过1mm。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其构造深度通常不应低于0.50mm。在高速及一级公路上,构造深度TD必须保证在0.7mm至1mm之间。

沥青混凝土面层摩擦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中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按照规范中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有如下规定:高速、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7mm并且不大于1mm;其他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mm并且不大于0mm。

路面摩擦系数bpn的规定值

对于沥青路面而言,其摩擦系数通常建议保持在0.6左右,而构造深度TD则需达到0.55mm以上。这是因为较高的构造深度能够提供更好的抗滑性能,有助于降低车辆在湿滑路面上打滑的风险。而对于一级公路的水混凝土路面,其抗滑构造深度则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摆式摩擦值规定值是(刻度盘上指针的读数(简称摆值)除以100)。依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中的试验方法,对于一般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值,BPN≥45以上。每个测点用五次测定读数的平均值代表测点的摆值,并用五个测点的摆值的平均值,代表该测定路段摆值。

沥青混凝土面层摩擦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定路面在潮湿条件下的摩擦系数表征值,为摩擦系数的100倍。2影响因素 摆值受路面温度影响很大,各国均以20℃为标准温度。当路面试验温度不是20℃时,应进行温度修正。3计算方法 当路面温度为t(℃)时,测得的摆值为BPNt必须按下式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摆值BPN20。

***用摆式仪测试路面抗滑值时,滑动长度越长,摆在路表面所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摩擦力所作功就大,摆的回摆高度减小,摩擦摆值就大;反之亦然。所以,摆在路表面的滑动长度应规定标准长度(即126mm)。

水泥路面的摩擦系数是多少?

1、摩擦系数大致在0.6左右,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需达到或超过0.55毫米。对于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其抗滑构造深度通常介于0.7毫米至1毫米之间;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通常不小于0.50毫米。

2、摩擦系数0.6左右,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0.55mm。一级公路水混凝土路面一般路段的抗滑构造深度为不小于0.7mm,且不大于1mm;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一般不小于0.50mm。高速、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7mm并且不大于1mm。其他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mm并且不大于0mm。

3、摩擦系数对比与影响 在正常干燥条件下,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相近,通常都在0.6左右。然而,雨天时,这一系数会显著降低,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降至0.4,而雪天更低,仅为0.28。令人担忧的是,结冰路面的摩擦系数极低,仅为0.1。

4、在干燥情况下,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差别不大,但在雨后,差别就比较大了。正常干燥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为0.6,雨天路面摩擦系数降为0.4,雪天则为0.28,结冰路面就更低,只有0.18。

5、橡胶轮胎和水泥路面的静摩擦系数是0.3左右。如果两表面互为静止,那两表面间的接触地方会形成一个强结合力-静摩擦力,除非破坏了这结合力才能使一表面对另一表面运动,破坏这结合力-运动前的力-对其一表面的垂直力之比值叫做静摩擦系数。

6、橡胶轮胎与水泥路面的静摩擦系数约为0.3。这意味着,静止状态下的两表面间存在一个较强的结合力,即静摩擦力,只有施加足够的力才能克服这一力,使一个表面相对于另一个表面移动。静摩擦系数定义为破坏静摩擦力的力(即运动前的力)对其垂直力的比例值。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面层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面层作为最上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承担车辆行驶产生的荷载,而且在防水、耐磨和降低噪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而言,面层能够有效传递荷载,将车辆的重量均匀分布到下层结构上,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防水:防止路面水进入路基引起冻胀、流失等 防滑:防止路面过于光滑,造成行车制动不便,发生交通事故 防变形:利用沥青的可塑性,在路基发生变形时,可在一定范围内不使路面破坏,保证使用的可能。我能想起的就这些了,希望大家补充。

防水:防止路面水进入路基引起冻胀、流失等 防滑:防止路面过于光滑,造成行车制动不便,发生交通事故 防变形:利用沥青的可塑性,在路基发生变形时,可在一定范围内不使路面破坏,保证使用的可能。

中面层位于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主要起到承重和分散荷载的作用。这一层需要承受来自上层传递下来的车辆压力,并将其分散到下层,因此需要使用强度较高、稳定性好的材料。中面层一般***用半刚性或刚性材料,如水泥稳定碎石等。

接着是基层,最常见的类型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这一层对于路面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它能够承受车辆的重压并提供必要的强度,使路面结构更为稳固。最后是面层,这是路面最直观的部分,分为三层,从下往上分别是粗粒式、中粒式和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沥青路面从下而上(不算土基)分为3层:垫层,基层,面层 具体层数如下:垫层。一般使用天然砂砾或碎石类垫层 基层。最常用的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除此之外还有沥青类基层和级配碎石等。面层。

关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摩擦系,以及沥青路面摩擦系数要求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