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监理,其中也会对沥青砼铺设监理控制要点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1、混凝土出拌和系统时的温度需保持在150℃左右,不应超过175℃,否则会导致沥青老化,影响防渗效果。如果温度过低,将导致沥青入仓困难,难以碾压密实。拌和机应尽量靠近大坝建设,若因地形原因需远离大坝,则需对运输车辆进行保温。
2、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是影响心墙质量的重要因素。出拌和系统时,混凝土温度应在150℃左右,不应高于175℃,否则会因沥青老化而影响防渗质量。如果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沥青入仓困难,难以碾压密实,同样影响防渗效果。拌和机应尽量靠近大坝建设,以减少运输距离。
3、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直接关系到心墙的质量。混凝土出拌和系统时的温度必须在150 ℃左右,不应高于175 ℃,否则就会造成沥青老化影响防渗质量。如果温度太低,将造成沥青入仓困难,难以碾压密实,同样影响防渗效果。拌和机易尽量建在离大坝较近的地方。
4、施工准备:技术准备:全面掌握防渗墙中心线地质资料,了解施工区段心墙深度与土料情况、基岩情况;熟悉与掌握设计图,完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执行防渗墙施工规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时浇筑不均匀、混凝土中的含水量不足。施工时浇筑不均匀: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会导致部分区域的沥青混凝土浸润线较高。混凝土中的含水量不足:沥青混凝土中的含水量不足会导致混凝土的水泥浆液黏稠度增加,使得沥青混凝土的浸润线较高。
2、坝体因多次扩建,新老防渗体的衔接处理往往不严,造成隐患。特别是心墙坝加高时,对原有心墙很难***取补强措施。当蓄水位抬高以后,其防渗体承受的水力梯度明显加大,增加了被击穿的危险,有的将心墙改做斜墙,但因库内死水排干困难,使基础处理不严,造成漏水隐患。
3、心墙自重传到基础不受坝壳沉陷影响。②沿心墙与基础接触面的自重压力较大,有利于两者结合,可提高沿接触面的渗透稳定性。③库水下降时上游透水坝壳孔隙水迅速外排,不影响上游坝坡稳定,可设计得比较陡。下游坝壳浸润线远比均质土坝低,下游坡相对也陡一些,可节省工程量。
4、用处不同,性质不同。均质坝心墙用于抵抗水压,浸润线用于加强坝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均质坝心墙坝则是在坝心的位置处设置有墙体,而浸润线指水在岸坡与地下深度交界处形成的线。
5、以能适应坝壳和坝基的变形而不至产生裂缝;有良好的抗冲蚀能力,以免发生渗透破坏等一般***用塑性心墙和斜墙,常由渗透系数较小的粘性土料构成,其尺寸和结构需满足减小渗透量,降低浸润线和控制渗透坡降防止渗透变形的要求。其类型有:粘性土心墙,粘性土斜墙,粘性土斜心墙,沥青混凝土防渗墙。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是一项行业标准,标准号SL501-2010,归口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心墙坝的防渗***于坝体中央或稍向上游倾斜;斜墙坝的防渗***于坝体上游部位且倾斜,是高、中坝中最常用的坝型。 非土料防渗体坝:防渗体由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构成,根据位置分为心墙坝和面板坝。
究竟怎样进行分标才最合理,首先要严格遵循分标的原则与规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为施工管理创造便利。以本工程为例,枢纽工程大坝防渗体为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难度高,施工场地狭窄,不利于多家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并根据企业管理能力与投标者特征,决定将本工程枢纽部分设置为一个标段。
主编《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DL/T5411-2009);发表《以围岩为承载体的高压管道设计准则与工程应用》等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SCI收录20余篇;获得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1项、银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
包括黏土心墙坝和黏土斜墙坝。防渗体设在坝体中央的或稍向上游且略为倾斜的称为黏土心墙坝。防渗体设在坝体上游部位且倾斜的称为黏土斜墙坝,是高、中坝中最常用的坝型。非土料防渗体坝。防渗体由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建成的坝。按其位置也可分为心墙坝和面板坝。
1、沥青混凝土心墙应力拱效应是指心墙内部应力减小,坝壳应力增大的现象。根据查询爱学术网显示,沥青混凝土心墙应力拱效应是指由于心墙变形模量比坝壳低,心墙沉降大,坝壳沉降小,心墙部分自重传递到坝壳,从而心墙内部应力减小,坝壳应力增大的现象,简称拱效应或心墙拱效应。
2、坝体沉降量显著增大根据最近的土石坝施工实践已经反映出,认为堆石施工碾压完成变形基本完成的观点是有一定偏差,由于施工速度过快,大坝投入运行后,堆石坝沉降变形过大,以致形成病害隐患的实例已不鲜见。
沥青砼心墙铺筑工艺 4.1过渡料铺筑 在对模板进行正确处理后,需要***用毡布对心墙表面做遮盖处理,以避免砂石、废物等进人到仓面内部。然后使用反铲把制作好的过渡料铺平,安排操作人员将其整平,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
除了要保证基础参数达标以外,在沥青混凝土心墙碾压过程中,还需保证碾压振动工序的连续性,控制好施工接缝与碾压带的重叠碾压厚度,做好横向接缝处理、钻孔回填等防护处理。
混凝土出拌和系统时的温度需保持在150℃左右,不应超过175℃,否则会导致沥青老化,影响防渗效果。如果温度过低,将导致沥青入仓困难,难以碾压密实。拌和机应尽量靠近大坝建设,若因地形原因需远离大坝,则需对运输车辆进行保温。
在最初***用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时,使用的是模板技术。具体做法是,将基本不含水的砾石料填充到支撑好的模板中,然后注入热沥青,使其占心墙体积的30%~40%。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工程造价较高,难以准确掌握填注空隙率,导致心墙的不透水性达不到设计要求。
必须对运输车辆进行保温。牙塘水库拌和机距离坝心墙约1km,该坝海拔高程为1 513m,在夏季的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问题,但在冬季就需要保温,常规的办法就是在运输车辆上包一加厚层保温帐蓬布。在混凝土入仓后进行温度检验,当温度不低于130 ℃时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是一项行业标准,标准号SL501-2010,归口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地基不平整。如果地基不平整,施工人员为了保证墙体水平,可能会在墙底处加厚,以达到调整高度的目的。墙体所承受的力不同。墙体上下不同部位所承受的力可能不同,比如底部接受的是地基的压力,顶部则承受的是屋顶或其他上方结构的重量,因此可能需要调整墙体厚度。施工工艺。
施工时浇筑不均匀、混凝土中的含水量不足。施工时浇筑不均匀: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会导致部分区域的沥青混凝土浸润线较高。混凝土中的含水量不足:沥青混凝土中的含水量不足会导致混凝土的水泥浆液黏稠度增加,使得沥青混凝土的浸润线较高。
由于拱效应作用的结果将使心墙内的竖向应力降低,从而可能导致心墙内产生裂缝或心墙应力小于上游水压力导致水力劈裂。
其他环节铺筑、压实处理等工艺:①处理好过渡料铺筑环节铺层厚度、宽度及压实度,对心墙表面进行杂物清除和加热处理,控制好温度;②做好混合料填筑与平整工序,控制心墙及过渡段与相邻坝壳料的填筑高差、摊铺厚度与宽度、铺盖宽度等,确保符合施工规范。
沥青砼心墙的设计 该项施工设计主要需要考虑到两点:其一,增强防渗漏性能所***取的工程材料和具体实施方法。这一点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可以参考相关其他工程施工资料,对比研究,主要从沥青、减压渣油、骨料以及填料的选用、配合比例、施工条件、设备配置和施工工序上进行着手。
关于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监理,以及沥青砼铺设监理控制要点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如何从原油中提炼石脑油
下一篇
彩色沥青混凝土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