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粒式5%***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中 5%***S改性沥青是改性剂***S在沥青中的参量,而所用的沥青量一般用油石比或者沥青含量来表示,且一般不会只精确到个位。 所以这里5%***S改性沥青混凝土应该说的是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所用沥青为参入5%***S的改性沥青。
2、AC 表示的是「沥青混凝土」,13 表示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单位是毫米。C 表示配比为粗级配,对于 AC13 来说,36毫米分类筛孔的通过率小于40%。AC-13C沥青混凝土的选用取决于气温高、重载交通量大的情况。改性沥青混凝土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S改性沥青。
3、%***s细粒式ac_13c是沥青混凝土比例。ac-13c细粒式表示是沥青混凝土其最大粒径是13毫米,***s沥青表示是改性沥青。
4、AC-13C是一种集配。***S是改性沥青。
5、综合来看,AC-13C***S改性沥青混凝土和AC-20C沥青混凝土在碎石颗粒大小、沥青类型以及适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选择哪种材料取决于具体的施工需求和道路条件。细粒式设计的AC-13更适合于需要较高密实度和稳定性的地方,而AC-20则在提供良好排水性能方面表现出色。
6、碎石颗粒大小不同,AC-13C是细粒式的,AC-20C是中粒式的,沥青也不同AC-20C沥青混凝土用的是基质沥青。沥青混凝土(bituminous concrete)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1、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大约为092吨/立方米,这意味着1吨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约为0.917立方米。然而,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其密度有所不同。以AC13沥青混凝土为例,其压实后的毛体积密度通常在3至4克/立方厘米之间。具体换算时,需要考虑集料的表观密度。
2、吨AC13沥青混凝土等于0.417-0.435立方米。1吨AC13沥青混凝土换算成体积的过程:压实后的AC-13C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大概在(3~4)克每立方厘米,需要检测集料的表观密度,集料原材的表观密度越大,吨数会大一些。1立方米的重量大概在3~4t。
3、.42468立方米。一吨沥青混凝土在标准状态下温度为20℃、压强为10325kPa时,密度约为35克/立方厘米(g/cm3),一吨沥青混凝土等于1000千克/35克/立方厘米≈4268立方厘米cm3,约合0.42468立方米(m3)。这个数值用来进行建筑施工等相关计算。
这意味着每立方米的AC-13沥青混凝土大约重351吨。AC-13沥青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基于《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的规定,其中油石比设定为22%。
吨。ac13沥青混凝土密度为351g每立方厘米,油石比为百分之22。一方ac13沥青混凝土的重量为351吨。
沥青12536吨;砂4722立方米;矿粉12404吨;石屑2618立方米;粗集料7222立方米。沥青混凝土(bituminous concrete),又称沥青砼,是由人工精心挑选并配制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包括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混合而成的混合料。
吨AC13沥青混凝土等于0.417-0.435立方米。1吨AC13沥青混凝土换算成体积的过程:压实后的AC-13C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大概在(3~4)克每立方厘米,需要检测集料的表观密度,集料原材的表观密度越大,吨数会大一些。1立方米的重量大概在3~4t。
《定额》规定,细粒式的标准密度为351g/cm,也就是说,一立方米的细粒沥青混凝土大概351吨。沥青混凝土(AC-13C)各材料用量可根据我国《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规定进行确定:《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给定:AC-13的密度为351g/cm3,油石比为22%。
综上所述,1吨AC13沥青混凝土的体积范围大致在0.417至0.435立方米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混合料的密度。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这些数据对于材料的运输、堆放及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换算基于理想状态下的数据。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混合料的含水率、施工条件等因素对体积的影响。
沥青混凝土(AC-13C)各材料用量可根据我国《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规定进行确定:《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给定:AC-13的密度为351g/cm3,油石比为22%。配100M3沥青路面需要的的材料有:沥青12536t;砂4722m3;矿粉12404t;石屑2618m3;粗集料7222m3。
第一阶段——目标配比设计阶段:目的是确定已有矿料的配合比,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第二阶段——生产配比设计阶段:目地是确定各热料仓矿料进入拌和室的比例.并检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第三阶段——生产配比验证阶段:目的是为随后的正式生产提供经验和数据。
油石比是指沥青与石料的质量比,沥青用量是指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比。
具体步骤包括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拌和机***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路段。试验路段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要先铺筑。
以30毫米厚的AC-13C沥青混凝土为例,粘层的洒布量通常为0.5升/平方米。这一标准在实际施工中会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适当调整。粘层油的洒布量并非固定不变,它需要根据现场的施工环境和材料特性进行灵活掌握,确保粘结效果达到最佳。
比如,在30毫米厚的AC-13C沥青混凝土层之间洒布粘层,通常的用量是0.5升/平方米。这种用量表示方法是常见的。而在沥青层之间,洒布量则一般在0.3到0.6升/平方米之间。这些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灵活把握。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施工要求可能有所差异,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
一般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目前多在20厘米左右。一般公路可以做两层或者三层,厚度比高速公路的要薄一些。通常市政道路做两层沥青层(一层4厘米、另一层6厘米)一共10厘米。乡村改造的土路沥青厚度是5厘米。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
1、比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目标配合比的合成级配,实际生产在拌合沥青混合料之前,需先从拌合楼热料仓取出热料(加热的粗细集料),将集料筛分调合成级配,如果该合成级配与目标配合比合成级配越接近,则生产时最佳沥青用量也与***%靠近,否则就需要重新设计。
2、总之,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合理的生产配合比,可以确保沥青面层AC-13C细粒面层混合料的施工质量。
3、设计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和《公路工程集试验规程》(JTJ058—2000)。规范中明确指出,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层厚的1/2,中面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层厚的2/3。
关于ac13c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以及ac13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二甲苯和石脑油的区别
下一篇
汽车用汽油有什么危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