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沥青混凝土拌和工艺***,以及沥青混合料拌合时的技术要点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初始层的施工:沥青瓦的初始层是用沥青瓦切割而成的,去掉它的外露面后留下的部分,即搭接部分。初始层是沿着屋面的坡底处直接铺设在屋面上的,它通过填充第一层沥青瓦装饰缝和瓦间接缝来保护屋面。把初始层铺在屋面上,有粘结胶的面朝上,初始层通过沥青胶粘接在屋面上。
屋面 沥青瓦施工工艺流程 铺设沥青瓦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工艺流程,确保铺设效果。首先,在铺设前,需在被铺层上弹线,确保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与屋脊垂直,并处于屋面中心位置。三垂片型的垂直方向每条线间的距离应为167mm,四垂片型则为125mm。
屋面沥青瓦施工工艺流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确保铺设整齐且符合要求。首先,铺设前需在被铺层上弹线,垂直线确保与脊垂直并位于屋面中心。垂直线间距根据瓦片类型设定,三垂片为167mm,四垂片为125mm。
沥青瓦的铺设方法 首先,确保房顶用水泥沙浆平整,厚度保持在28至35毫米。接着,铺设初始层的沥青瓦,确保粘结胶面朝上,并沿着屋顶的底部铺设。在屋顶的两侧和檐口位置,分别使用钉子固定住沥青瓦,然后在两个钉子之间再增加两个钉子,并标出水平线。
沥青瓦的施工步骤如下:首先,进行基层处理,将房顶用水泥沙浆找平,找平厚度控制在28到35毫米之间。这是确保沥青瓦铺设平整和稳固的基础。接着,铺设初始层沥青瓦。初始层沥青瓦粘结胶的面朝上,沿着屋顶面的坡底处直接铺设在屋顶面上。
据计算,沥青的粘性大约是水的2300亿倍。所以它这一滴滴落的时间也不是一般的久,足足熬死了两个教授,至今还没有结束,最少还能持续一个世纪。实验创始人帕内尔教授只经历了两次滴落,第一次滴落是在1938年,也就是说八年才完成第一滴。第二次是在9年后的1947年(帕内尔死于1948年)。
而我们今天要具体所讲的这一个沥青滴漏实验呢,实验开始的时间是1927年,之所以要开展这一项实验,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博士帕内尔教授,他在自己上课的时候想要向同学们证明沥青他其实并不是固体,而是一种比较黏合的液体,或者说它有不仅仅只是液体,它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体。
这项实验就是著名的沥青滴漏实验,它的发起者是昆士兰大学教授托马斯帕内尔,他在1927年的某天突发奇想,将沥青样本放入了一个封口漏斗内,然后在1930年将封口剪开,开始观察沥青的缓慢流动。老实说这是一项非常难熬的实验,你就算在漏斗前观察一整天,可能都看不到它发生什么变化。
其实这项实验进行的原因非常的简单,这位教授想向自己的学生们证明,其实一些看似是固体的物质,它的实质是粘度非常高的液体,沥青就是其中的一个,于是他就开始了这这项历时一个世纪的实验。
实验当然很有名,毕竟一个试验直接熬死了两位教授,还持续近百年的时间,到现在为止,漏斗里面的沥青总共也才滴落出9滴,而且,没有一滴的沥青是实验教授亲眼看着掉落的。
沥青路面的摊铺温度,初压、复压、终压温度分别是135℃-175℃;130°-140°;不低于80℃;温度大于80℃。(1)初压:摊铺之后立即进行(高温碾压),用静态二轮压路机完成(2遍),初压温度控制在130°-140°。
沥青路面的摊铺温度应控制在135℃至175℃之间,而初压、复压和终压的具体温度分别为130℃至140℃,不低于80℃。通常,初压应在摊铺后立即进行,使用静态二轮压路机完成两次,以确保温度在130℃至140℃之间。此时不宜使用轮胎压路机,因为高温可能导致较深的轮胎印记和沥青推移。
在路面的复压环节,温度应保持在120—130摄氏度,使用双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方式应与初压相同,碾压次数应达到6次以上,以确保路面的稳固和结实。终压完成后,温度应大于90摄氏度。
初压环节的温度一般保持在110—140摄氏度之间。路面的复压环节温度应该保持在120—130摄氏度。终压结束时的温度应该大于90摄氏度。沥青洒布温度应根据施工气温以及沥青标号确定,一般情况下,石油沥青宜为130℃~170℃,煤沥青宜为80℃~120℃,乳化沥青宜在常温下散布。
终压阶段则是消除轮迹、缺陷和保证面层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终压的温度应不低于90℃,常使用静力双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为2至3遍。终压的主要目的是使路面达到光滑、平整的状态,确保路面的整体质量。
碾压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16]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平整度和压实度的要法,因此,沥青混合料每层的碾压成型厚度不应大于10cm,否则应分层摊铺和压实,其碾压过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
关于沥青混凝土拌和工艺***和沥青混合料拌合时的技术要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混合料拌合时的技术要点、沥青混凝土拌和工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成品油上下游企业
下一篇
沥青混凝土需要切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