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沥青混凝土拌和级配,以及沥青混凝土属于什么级配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是矿料级配组成中缺少1个或几个档次而形成的级配间断的沥青混合料。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10%以上的半开式沥青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混合料(以AM表示,***用圆孔筛时用LS表示)。
2、沥青混合料是按规范要求的级配碎石。级配碎石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粒级集料组成的混合料,当其级配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时,称其为级配型集料。级配型集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碎砾石(碎石和砂砾的混合料,也常将砾石中的超尺寸颗粒砸碎后与砂砾一起组成碎砾石)和级配砾石(或称级配砂砾)。
3、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结构组成分为三类:悬浮-密实结构,骨架-空隙结构,骨架-密实结构。悬浮-密实结构由次级集料填充前级集料空隙,密度大,黏聚力高,但内摩擦角小,高温稳定性差。骨架-空隙结构粗集料比例大,细集料少,内摩擦角高,黏聚力低。
4、但黏聚力c也相对较低。 骨架-密实结构:这种结构由较多的粗集料形成空间骨架,相当数量的细集料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连续级配。这种结构不仅内摩擦角Φ较高,黏聚力c也较高。由于沥青混合料的三种结构在密度ρ、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稳定性方面也有显著的不同。
5、结构特点不同 SMA是一种紧密嵌挤骨架密实结构,为间断级配,即各档料的用量不是连续的,其特点是粗料多,细料少。其混合料是一种抗变形能力强,且具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耐久性好,综合性能有明显改善的沥青面层混合料。SUP沥青混合料属于悬浮密实性结构,是一种连续级配。
1、这三种都是级配的一种。ac叫沥青混凝土,是连续级配,即各档料的用量是连续的,逐级填隙,其混合料属于悬浮密实型骨架。实验室级配设计时***用马歇尔击实成型。
2、剩余空隙率为3%-6%(行人道路2%-6%)的是Ⅰ型密实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剩余空隙率为4%-10%的是Ⅱ型半密实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代表类型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
3、连续级配(密级配如AC、Superpave)、开级配(如OGFC)、半开级配(如SMA);\x0d\x0a按粗细分:C型(粗型)、F型(细型)\x0d\x0a按混合料组成结构分:悬浮密实型、骨架密实型、骨架孔隙型;\x0d\x0a按拌合及摊铺温度分:热拌沥青混凝土、温拌沥青混凝土、冷拌沥青混凝土。
4、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是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和填料较少,矿料相互分开,压实后空隙率大于18%的开式沥青混合料。分类不同 密级配指矿料为连续级配,压实后的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小于10%,代表类型是AC。
5、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6、沥青路面有多种分类方法,按集料种类不同分为:沥青砂、沥青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等;按沥青材料品种不同分为:石油沥青路面、煤沥青路面、天然沥青路面和渣油路面。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要确保最大粒径的控制,上层不超过层厚的1/2,中层为2/3,结构层则为1/3,对于粗料需进一步减小这个比例,以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设计过程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阶段,核心目标是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以指导施工。
沥青混凝土生产的配合比是以目标配合比为基础,按照热料仓的规格和筛分组成,进行级配组成拟合,最好生产配合比曲线和目标配合比曲线一致。
方法如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
关于沥青混凝土拌和级配和沥青混凝土属于什么级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混凝土属于什么级配、沥青混凝土拌和级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杭州亦胜
下一篇
国五标准车用汽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