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沥青混凝土 > 正文

道路沥青混凝土设计规范

今天给大家分享道路沥青混凝土设计规范,其中也会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标准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简述信息一览: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什么?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主要遵循的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这一规范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针对AC-13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规范中会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指南。

在公路工程领域,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一个重要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施工。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确保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和性能。

道路沥青混凝土设计规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规范详细规定了沥青路面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基层处理、材料选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表面处理、封层技术、沥青贯入式路面、冷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透层和粘层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涵盖了施工准备、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质量管理和验收等全方位要求,确保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标准化和高质量。

那下面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规范。首先是施工准备阶段,它包括基层的验收标准,材料、机械设备的检查。一般路基包括新建的和利用原来已有的路基两种,当然了,是原来已有的路基更容易施工,工程量会缩小很多。

沥青混凝土配料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1、沥青混凝土配料要求 沥青混凝土的配料要求严格,它决定了路面质量。设计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和《公路工程集试验规程》(JTJ058—2000)。

道路沥青混凝土设计规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组成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不同规格的粗集料、细集料、填充料(矿粉)、胶结料(沥青)。选择原材料按以下原则:技术性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经济性好,结合环保就地取材。2 沥青的选择沥青是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是决定沥青混合料质量的主要因素。

3、在沥青混凝土的矿料中,不同粒径之间的搭配有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大粒径集料中嵌入适当的小粒径集料,这样可以减少空隙率。然而,小粒径集料的使用量不能超过某个限制值,以避免破坏大粒径集料的密度状态,这种理论被称为级配填充理论。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1、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进行评定,高速、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7mm并且不大于1mm。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中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

2、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评定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的要求是不小于0.7mm且不大于1mm。根据同一规范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应小于0.55mm。

3、为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使沥青路面满足使用要求,保证路面质量,提高工程耐久性,制定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九条道路、停车场和道路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并根据交通需求及时调整。

沥青混凝土等级是怎样标号的?依据是?

1、沥青混凝土的符号也从原来的LH改为AC。根据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可以将沥青混凝土分为细粒式、中粒式和粗粒式。具体分类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符号为AC—10mm或AC—13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符号为AC—16mm或AC—20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符号为AC—25mm或AC—30mm。

2、以孔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孔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3、沥青的标号即其等级,是根据沥青的针入度试验检测得到的针入度值来划分的。针入度是衡量沥青稠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命名沥青标号的基础。具体来说,针入度试验是在标准条件下,使用一定重量的标准试针在规定时间内刺入沥青试样内的深度,以此来表征沥青的软硬程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小于多少毫米?

1、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中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按照规范中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有如下规定:高速、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7mm并且不大于1mm;其他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mm并且不大于0mm。

2、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评定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的要求是不小于0.7mm且不大于1mm。根据同一规范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应小于0.55mm。

3、对于一级公路的水混凝土路面,一般路段的抗滑构造深度应不低于0.7mm,同时不超过1mm。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其构造深度通常不应低于0.50mm。在高速及一级公路上,构造深度TD必须保证在0.7mm至1mm之间。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公路,构造深度TD则需要控制在0.5mm到0mm的范围内。

4、一级公路水混凝土路面一般路段的抗滑构造深度为不小于0.7mm,且不大于1mm;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一般不小于0.50mm。高速、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7mm并且不大于1mm。其他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mm并且不大于0mm。

5、对于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其抗滑构造深度通常介于0.7毫米至1毫米之间;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通常不小于0.50毫米。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应不小于0.7毫米且不超过1毫米;其他公路的构造深度TD则应不小于0.5毫米且不超过0毫米。

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是怎样评定的,一般规定为多少,在哪本标准上有相关的...

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进行评定,高速、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7mm并且不大于1mm。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中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

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评定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的要求是不小于0.7mm且不大于1mm。根据同一规范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应小于0.55mm。

对于一级公路的水混凝土路面,一般路段的抗滑构造深度应不低于0.7mm,同时不超过1mm。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其构造深度通常不应低于0.50mm。在高速及一级公路上,构造深度TD必须保证在0.7mm至1mm之间。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公路,构造深度TD则需要控制在0.5mm到0mm的范围内。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检测,主要依据横向力系数测试车在60公里/小时车速下的横向力系数(SFC60)和构造深度(TC)两项指标。在交工验收前或开放交通一年内(除冬季外),应确保路面抗滑性能符合表2的技术标准。对于二级公路,也可以参考执行。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标准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有所不同。在高速和一级公路上,其构造深度(TD)的规定范围为0.7mm至1mm之间,这是为了保证路面的耐磨性和排水性能。

关于道路沥青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标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标准、道路沥青混凝土设计规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