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沥青混凝土 > 正文

沥青混凝土出料率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沥青混凝土出料率,以及沥青混凝土用料怎么计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如何计算沥青砼中的沥青用量

1、首先,对于一种方法,是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即石子、矿粉和沥青的总比例。这个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例如,如果混合物中石子、矿粉和沥青的总量为100%,则沥青的比例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

2、沥青用量=油石比/(1+油石比)。就是已知最佳油石比 ,换算最佳沥青含量 最佳沥青含量=最佳油石比÷(1+最佳油石比)比如油石比为4%,其他材料1#:2#:3#:4#=20:30:20:30,那么1吨混合料中沥青占38KG,194KG:286KG:194KG:286KG,也就是要把沥青换算为沥青含量的,为3。8%。

沥青混凝土出料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沥青用量计算技巧:先计算方量 1000*30*0.2=6000方。假设沥青混凝土密度2400KG/方,其中6000方的沥青混凝土总重14400000KG,再假设沥青用量5% 14400000*5%=720000KG,就是720吨,沥青密度接近02,折算为方量就是 734方。

4、沥青使用量的算法:先计算方量 1000*30*0.2=6000方 假设沥青混凝土密度2400KG/方 6000方的沥青混凝土总重 14400000KG 再假设沥青用量5% 14400000*5%=720000KG 就是720吨 沥青密度接近02 折算为方量就是 734方 体积x密度。密度值一般在34-36之间。

5、在沥青道路施工中,沥青用量的计算是一项关键工作。以假设条件为例,若道路面积为1000平方米,厚度为30厘米,则所需沥青混凝土的总体积为6000立方米。根据沥青混凝土的密度2400千克/立方米,可计算出总重为14400000千克。若沥青用量设定为5%,则720000千克即为所需的沥青重量,换算成吨为720吨。

沥青混凝土出料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沥青混凝土与沥青碎石有什么不同?

1、区别如下: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都是热拌生产出来运输到现场一般用机械摊铺,混凝土的级配更好,用沥青比例更高造价也高,面层一般都用混凝土,碎石用于底层调平。

2、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区别:沥青混凝土的级配方式是连续级配,各档料的用量是连续的,逐级填隙。而沥青碎石属于间断级配,各档料的用量不是连续的,其特点是粗料多,细料少,用油量高,矿粉多。沥青混凝土属于悬浮密实型骨架,而沥青碎石属于骨架密实型结构。

3、定义不同、结构不同等。定义不同,沥青混凝土是由碎石和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拌制而成的混合料,而沥青碎石是由矿料和沥青组成具有一定级配要求的混合料。结构不同,沥青混凝土的强度主要表现在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上,而沥青碎石的锁结力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

4、对于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碎石三这三种材料而言,其性能不一样,价钱也不一样。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多用于高级路面,沥青贯入式碎(砾)石多用于次高级路面。沥青混凝土的集料级配一般由集料加上适量的细集料与填料组成。沥青混凝土由于含有细集料和矿粉因而其比表面积较大,故沥青用量较大。

如何做好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明确原材料 确定沥青类型。 确定骨料的粒径和级配。 确定填充料及其他添加剂的种类和比例。设计初步配合比 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初步确定各材料的比例。 计算混合料的密度和空隙率,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实验验证配合比 按照初步配合比制作试件,进行试验。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要确保最大粒径的控制,上层不超过层厚的1/2,中层为2/3,结构层则为1/3,对于粗料需进一步减小这个比例,以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设计过程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阶段,核心目标是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以指导施工。

普通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在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确定石材等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密度试验、筛分试验、压碎值针片状试验和矿粉密度筛分等。

在设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时,沥青的使用量通常为2%,但这一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材料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并无固定标准。对于需要增强抗滑性能的表层,建议使用改性沥青,这种沥青具有较高的粘度,能够提供更好的高温稳定性,有效抵抗车辙现象。当沥青混合料到达施工现场后,首要任务是检查其温度是否达到施工要求。

根据目前集料现状,建议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用水洗。

具体设计步骤:(1)冷料仓流量的调整 (2)确定各热料仓矿料配合比例 (3)确定沥青用量 生产配合比验证 目标配合比是在试验室完成的,生产配合比虽然启动了拌和楼,但没有正式拌料,生产标准配合比设计阶段需要正式拌料,并铺筑试验路。

沥青混凝土指标有哪些

沥青混凝土的指标主要包括:密度、稳定性、流动性、强度、耐磨性。详细解释如下: 密度 沥青混凝土的密度是其基本物理性质之一,表示其单位体积的质量。这一指标通常用来评估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程度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高密度的沥青混凝土通常意味着更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检验内容包括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渗水系数、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厚度、中线平面偏位、 纵断高程、路面宽度及横坡。

本题考查的是SAC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碎石沥青混凝土(SAC)试验技术指标包括空隙率应符合3%~4%,浙青饱和度应符合65%~75%,稳定度应大于5kN,流值应符合20~40(0.1mm),残留稳定度应大于75%。

沥青混凝土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下为关键指标:粘结性 沥青黏度:衡量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指标包括条件黏度和600°C动力黏度。高等级道路和夏季高温、重载交通等路段宜***用稠度大的沥青;而冬季寒冷、交通量小的道路则选用稠度小的沥青。

沥青混凝土配料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沥青混凝土配料要求 沥青混凝土的配料要求严格,它决定了路面质量。设计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和《公路工程集试验规程》(JTJ058—2000)。

组成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不同规格的粗集料、细集料、填充料(矿粉)、胶结料(沥青)。选择原材料按以下原则:技术性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经济性好,结合环保就地取材。2 沥青的选择沥青是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是决定沥青混合料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沥青混凝土的矿料中,不同粒径之间的搭配有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大粒径集料中嵌入适当的小粒径集料,这样可以减少空隙率。然而,小粒径集料的使用量不能超过某个限制值,以避免破坏大粒径集料的密度状态,这种理论被称为级配填充理论。

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配合矿料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中国***用经验曲线的级配范围。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监理工作要点?

1、控制室应逐盘打印拌和数据资料,以便发现问题时研究参考,并方便监理对工作的检查,混合料拌和是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性环节。4路面面层的施工路面面层的施工包括下面层、中面层、抗滑层各层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碾压成型及施工纵向、横向接缝的处理等项内容。

2、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不允许发生裂纹和移动现象,发现时应停止碾压,及时调整碾压温度和压路机碾压速度。碾压时要严格控制碾压速度,碾压速度宜控制在25~35m/min。降雨或基层潮湿时,不得进行摊铺施工作业,未成活及遭雨淋的沥青混凝土全部刨除,更换新料。

3、平整度、混凝土强度、抗折、检查井井盖与路面相接、防止检查井盖下沉,为此监理首先监控承包人保证道路基层特别是路床的平整度质量,要求本工程负责砼路面施工作业队伍必须是专业队伍,禁止承包人在本工程临时拼凑混凝土施工队伍。

4、沥青砼路面施工,从目标配合比到生产配合比,到配合比的验证,监理工程师应严格监督,独立完成全部试验,认真分析数据,保证级配好、油石比最佳。

5、.为了保持恒定的摊铺厚度,除了用厚度调节器进行调整外,应尽可能利用烫平装置的自动调平能力予以调整。3.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以消除裂纹、拉沟等铺层质量缺陷现象,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4.应控制履带式摊铺机履带松紧度超限而导致摊铺机速度发生脉冲,而使铺层面形成搓板。

关于沥青混凝土出料率,以及沥青混凝土用料怎么计算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