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以及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标准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沥青砂的正确配方一般是沥青与石料的比例为1:5到1:3。以下是关于沥青砂配方的详细解释:配方比例:沥青砂中的沥青与石料的比例通常在1:5到1:3之间。这一比例是经过多次试验和实践得出的,能够保证沥青与石料之间的良好结合,同时保持石料的稳定性。沥青的作用:沥青在沥青砂中起到胶合作用,是重要组成部分。
在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中,AC-25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标准。对于AC-25沥青混凝土的目标配合比,碎石(19,3 mm)的占比为21%,碎石(10,20 mm)的占比为25%,而矿粉则占5%。最佳油石比被确定为4%,这有助于确保沥青混合料具有最佳的粘结性和耐久性。
是1:5到1:3。因为沥青砂中的沥青是起到胶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沥青含量过低,沥青与石料的结合不牢,易产生裂缝和损坏;如果沥青含量过高,反而会影响石料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经过多次试验和实践,1:5到1:3的配比被认为是。
填充料:例如,矿渣,30~60份。热沥青粘合剂:例如,石油沥青,15~30份。制作步骤: 在一个大的搅拌器中,加入沥青和砂砾,并混合均匀。 添加填充料,并继续搅拌,以使填充料与沥青和砂砾充分混合。 加入热沥青粘合剂,继续搅拌,使所有材料充分混合并形成均匀的沥青砂。
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如下:明确原材料 确定沥青类型: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和预期的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沥青类型。 确定骨料粒径和级配:选择合适的骨料,包括骨料的粒径分布、硬度和形状等特性,以满足工程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
2、按照初步配合比制作试件,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各材料比例,确保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最优。确定最终配合比 结合实验数据和工程实际需求,确定最终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提交配合比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原材料性质、实验数据、配合比的确定过程及最终配合比等内容。
3、确定最大粒径控制:上层沥青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1/2。中层沥青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为层厚的2/3。结构层沥青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为层厚的1/3。对于粗料,需进一步减小这个比例,以保证施工质量。目标配合比设计:此阶段主要确定矿料级配和初步估计最佳沥青用量。
4、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要确保最大粒径的控制,上层不超过层厚的1/2,中层为2/3,结构层则为1/3,对于粗料需进一步减小这个比例,以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设计过程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阶段,核心目标是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以指导施工。
5、方法如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
沥青混凝土配料要求 沥青混凝土的配料要求严格,它决定了路面质量。设计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和《公路工程集试验规程》(JTJ058—2000)。
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相匹配。准备工作应复查基层和附属构筑物质量,确认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材料经过试验合格后使用。机械需配套且有备用的,并保持状态完好。
填料,粒径小于0.6mm。上述材料通过合理的级配组合就得到沥青混合料。 沥青路面是将沥青混凝土加以摊铺、碾压成型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黏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物集料,经过充分拌合形成的混合物。
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沥青材料应***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5℃,混合料超过200℃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
底基层可***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等粒料。为了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以增强路基的防水性能。在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方面,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特点:这种配料方式导致主骨料相互之间并不完全保持接触,相对来说增加了填料的含量。应用:干涉理论在实际配比中更为常用,它通过调整集料的粒径分布和含量,实现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平衡。
AC13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并非固定不变,它依赖于所使用的石料种类以及具体的AC13型号。以下是根据常见情况给出的AC13I型沥青混凝土的一种典型配合比:1015mm碎石:27%。这部分碎石主要用于提供较大的骨料,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510mm碎石:22%。这部分碎石与1015mm碎石共同作用,形成混凝土的骨架结构。
确定AC-13沥青混凝土的具体配合比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石料的类型和筛分结果,以及规范版本。例如,根据我以往的经验,AC-13I型的配合比大致为10-15mm碎石与5-10mm碎石的比例大约是27:22,0-5mm石屑的比例为35,中砂的比例约为12,矿粉的比例为4。这些比例可能会因具体石料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的配合比参数为:最佳油石比为3%,各矿料用量分别为:1#料28%,2#料23%,3#料11%,4#料35%,矿粉5%。
在一般情况下,沥青用量大约为2%,但具体的配合比会根据实际使用的材料有所不同,没有固定的标准数值。通常选择改性沥青作为抗滑表层材料,这是因为改性沥青具有较高的粘度,能够更好地抵抗高温和车辙现象。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用的理论主要有两种:级配填充理论和干涉理论。级配填充理论:核心思想:在大集料中嵌入适当的小集料,以便使空隙率下降。限制条件:小集料的含量不能超过规定某一定值,以免破坏大粒料的密度状态。应用:该理论强调通过不同粒径集料的合理搭配,实现空隙率的最小化,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本题考核的是马歇尔试验的技术指标。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法。该法是首先按配合比设计拌制沥青混合料,然后制成规定尺寸试件,12h之后测定其物理指标(包括表观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然后测定稳定度和流值。
%到75%。沥青混合料沥青饱和度需要保持在65%到7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法。
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方法 沥青路面施工中,应充分意识到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配合比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路段的使用质量。目前配合比的设计方法通常***用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用三阶段法,以使设计程序化和深入化,结果更符合生产实际,更好地指导施工。1 目标配合比设计 根据结构层要求,选择合格材料,进行矿料级配计算,找出最佳配合比。
关于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以及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标准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沥青模量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南京成品油取消许可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