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沥青混凝土厚度不足扣除,以及沥青混凝土厚度评定标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沥青路面厚度允许偏差是总厚度百分之5以内。路面厚度要求总厚度允许偏差为-5%mm,上面层允许偏差为-10%mm。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偏差就是不能低于总厚度的-5%mm,上面层不得低于-10%mm。这个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上是明确规定的。
2、市政路面的允许偏差是设计厚度的(﹢10,﹣5mm)。具体如下表所示: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规范与方法,按照厚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可以划分为经验法与解析法两大类。经验法以大量工程实践的资料及试验路观测统计资料为基础,确定路面结构层厚度。
3、沥青的压实度,一般来说要求达到95%;沥青的厚度,允许偏差为20--5MM;弯沉,路宽小于9米,2点20M,9-15米的4点20M,大于15M的6点20M。
4、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是允许偏差的。市政路面的是设计厚度的﹢10,﹣5mm。沥青是一种粘稠的、黑色的并且具有高度粘度的液体或半固体形态的石油,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分馏后的残渣。
1、荷载性裂缝成因 荷载性裂缝通常出现在面层或基层底部,是由于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导致的。这类裂缝往往不是孤立、稀疏的,而是密集且有时相互关联。荷载性裂缝的主要成因包括:- 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厚度不足,导致路面强度无法满足行车要求。
2、路面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局部区域,也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一般在轮迹带松散现象比较严重。 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 通过对在建道路与运营道路的长期检测,我们发现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主要有设计、施工、养护、环境等4大类原因: 设计方面 首先是现行设计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路面坑槽的成因主要包括路面透水、路基强度不足、轻微病害未及时处理、车辆或设备漏油、局部沥青老化、脱落,以及沥青混凝土层和面层间局部出现隔离层等。对于坑槽的修补,需要遵循一定要求,如修补成矩形,修补面积大于实际病害面积并在病害面积范围外5cm,修补轮廓线与路面中心线垂直平行等。
4、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沥青变质,没有黏性使沥青混凝土松散;温度过低,沥青混和料拌合不匀,影响级配,这些也是导致沥青路面有时局部松散或其他病害的原因。在沥青混合料拌制完成后,从拌合厂向摊铺现场运输的过程中,空气与混合料之间的温差一般大于120℃。
5、沥青路面波浪拥包产生的原因分析沥青路面产生病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交通量大小,车辆超载情况,气候条件、基层强度、路线线型、路面结构、路面材料、路面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水平及养护情况等。笔者经过多年的施工和管理经验分析如下。
6、沥青路面的病害处理与修补养护 材料方面 沥青面层低温收缩是导致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因素。
做好保温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低于规定要求。 选用符合要求质量的压路机压实,压实遍数符合规定。
沉陷问题可分为路面沉陷和反射沉陷,处理方法包括简单预防性养护、加铺沥青保护层,或者将路面沉陷部分全部刨除,重新摊铺沥青面层。对于因路基原因导致的沉陷,则需挖除路基和面层,***取打桩等措施加强路基稳定性,重新铺筑路基及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止措施有: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要求应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优良的管理水平,包括良好的人员素质,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执行程序能力和执行效果。
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形成原因: (1)装卸、摊铺过程中导致的沥青混合料离析,局部混合料温度过低。 (2)碾压混乱,压路机台套不够,导致局部漏压。 (3)碾压温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 (1)装料过程料车前后移动,运料车应覆盖保温。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沥青面层污染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1.形成原因:(1)交叉施工,运料车行驶滴油撒料造成路面被污染。(2)其他工程施工产生的砂浆污染。(3)中央分隔带回填土或进行绿化工程时将土洒落到路面上造成路面污染。(4)各种施工机械柴油泄漏。(5)浇水产生泥水污染。
不合格点处再加倍取样,既200米再取2点,厚度不能小于5。6,达不到应该不能验收。
公路:双车道200米一点。市政:1000平方米一点。国标:2000平方一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二台摊铺机,两侧为基准线,中置铝梁的方式进行摊铺作业。两机相距10m左右。 先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将切实做好基层验收、技术准备、人员组织、设备组织、作业准备、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和碾压、底基层验收这八个环节。 基层和沥青混凝土底面层的各项指针都必须满足所使用规范的要求。
1、允许偏差为-5至+15mm。在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之前必须对下承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特别是在路床的验收上要增大检验频率按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点进行(即距中线0m、0m、0m、10m处)。
2、沥青路面厚度允许偏差是总厚度百分之5以内。路面厚度要求总厚度允许偏差为-5%mm,上面层允许偏差为-10%mm。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偏差就是不能低于总厚度的-5%mm,上面层不得低于-10%mm。这个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上是明确规定的。
3、±1cm 一般底面层高1cm,面层底1cm 因为面层油贵~不过还要结合结构来考虑,不要把面层油拉花了!也就是面层厚度小于沥青混凝土最大粒径。
1、小面积沥青修补不足1m2算法如下:沥青表面处治、贯入式路面:2614元/m,结构层厚为3cm,厚度不同按比例折算,总量不足1m2时按1m2计。沥青混凝土路面:3414元/m2,厚4cm,厚度不同按比例折算,总量不足1m2时按1m2计。
2、松铺容重(kg/m3):是在施工现场将需要填筑的填料(如:土、或石灰土等)按照实际铺筑的方法,对材料取1m2,厚度可先按10cm或20cm预铺一块,或设计厚度,然后将其取之过称,将其称出重量。换算出kg/m3数,得出松铺系提供依据。
3、组进行试验,配比为水泥:旧沥青路面混合所得到的试验结果不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答案】:A 坑浅,有效坑槽面积在0.1m2以内(约0.3m×0.3m)者为轻度坑槽;坑深,有效坑槽面积大于0.1m2(约0.3m×0.3m)者为重度坑槽。
5、立方单价*平方的厚度=平方单价 例子:20cm厚的沥青路面,100元/m3*0.2=20元/m2 粗略计算,普通沥青混凝土就按50-70计算吧。实际要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多了。
关于沥青混凝土厚度不足扣除和沥青混凝土厚度评定标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混凝土厚度评定标准、沥青混凝土厚度不足扣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石脑油加氢工艺流程
下一篇
公安机关打击成品油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