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沥青混凝土用油量4.2%,以及沥青混凝土实际用油量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AC-16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不同的需求可能会有所调整,但通常情况下,其沥青含量大约在5%到0%之间。假设我们以5%的沥青含量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估算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和重量。假设每平方米的沥青混合料厚度为0.04米,那么其体积大约为1平方米乘以0.04米,即0.04立方米。
2、含油量2%左右,油石比5%,16的级配很细,耗油。
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没有固定的比值。主要看沥青配合比的设计报告,上面有各种材料的掺配比例。如果是工地上自建的拌合场,需要送样品到专业试验室做配合比试验。沥青路面结构多年来一直***用的是4cm+3cm的厚度组合模式,这种组合模式对沥青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
4、I型,是按空隙率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3%~6%。C型,按关键筛孔的通过率分型,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6C的36mm通过率小于38%。所以,AC-16I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3%~6%。AC-16C型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36mm通过率小于38%。
5、AC-5mm或AC-12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mm或AC-35mm。结合原则是沥青路面集料最大粒径应从上层向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应为中细颗粒,上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层厚的1/2,中层和下层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层厚的2/3。
6、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mm或AC—13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20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mm或AC—30mm。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
目标配合比设计 通过计算确定了矿料的比例,以符合AC-16沥青混凝土的工程级配要求。这一过程确保了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性能。
具体设计步骤:(1)混合料类型与级配范围的确定(2)原材料的选择与确定(3)矿料级配选用(4)进行马歇尔试验(6)路用性能检验(5)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目标配合比确定后,要用实际施工中所***用的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进行生产配合设计。试验时,矿料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比例由冷料仓取样进行各项指标试验,使其合成级配在要求范围内并大致接近中值,按此配比进行拌和,用热拌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此试验的油石比***用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油石比±0.5%进行试验。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沥青料的配比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在气候条件恶劣或交通量大的地区,可能需要适当增加沥青用量或调整矿料级配以提高混合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精度,以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1、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立为确保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质量,制定了施工质量控制点,使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全过程,各环节全面受控。
2、完成上述工序后,还需要应用防雨帆布进行沥青混凝土面的防护,避免过渡料融入心墙沥青混凝土中,影响施工质量。
3、沥青砼心墙铺筑工艺 4.1过渡料铺筑 在对模板进行正确处理后,需要***用毡布对心墙表面做遮盖处理,以避免砂石、废物等进人到仓面内部。然后使用反铲把制作好的过渡料铺平,安排操作人员将其整平,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
4、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对心墙的质量至关重要。混凝土出拌和系统时的温度必须控制在150℃左右,不宜高于175℃,以避免沥青老化影响防渗效果。如果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沥青入仓困难,难以碾压密实,同样影响防渗效果。拌和机最好建在距离大坝较近的地方。
5、内容涵盖沥青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现场碾压试验、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监测设计及成果分析等。书中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平实,注重工程纪实,对我国当前建设中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类似地区建设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关于沥青混凝土用油量4.2%和沥青混凝土实际用油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混凝土实际用油量、沥青混凝土用油量4.2%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蒸馏石脑油
下一篇
机油里添加机油精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