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成品油粘度计算表格,以及油品粘度表示方法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成品油标准密度:ρ4t=ρ420-α(t-20),ρ4t:t℃时的密度(相对于4度时纯水密度之比),α:温度修正系数 产品按空气中的质量计算数量,当在非标准温度下使用石油密度计测得产品的视密度时,应该用表59B查取该产品的标准密度(ρ20)。
2、一般车用成品油的密度为0.725kg/L,一吨车用成品汽油约等于1378升。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M/V计算,其中daoρ为物体密度,M是物体重量,V是物体体积,具体计算如下:90号汽油的平均密度为0.72g/ml;一吨等于1000kg/0.722=1385升。
3、*0.9KG/L(机油的密度)=0.9KG 油的密度大致在0.7-0.9左右,1升大致0.7-0.9kg,约现在的4-8市斤。
4、汽油0.735=1361升/吨,柴油0.845=1183升/吨,这个叫标准密度换算。
1、油品加热运输也是个颇为复杂的问题。试想,绵延数千千米的输油管道如何进行加热才能保持一定温度呢?这就需要在沿途设若干个加热站,以补充油品沿线损失的温度,使其始终保持一定的适宜温度。成品油的顺序输送法就更为复杂些。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在一条管道中按顺序输送不同的油品。
2、原油粘度大,在冬季的北方有时还需要加热,对泵的要求偏重于功率;成品油更易燃易爆,对泵的要求偏重于安全防爆。原油管输是从产油区、港口归集到炼厂,流量比较大,管道压力高,适合长距离,比如大庆到秦皇岛的管道。成品油管输比较零散,炼厂-油库、库-站、距离短运量小,不是24小时不间断的输送。
3、我国原油含蜡多、凝点高,管道上还设有加热站。每隔一定距离还要设中间截断阀,以便发生事故或检修时关断。沿线还有保护地下管道免遭腐蚀的阴极保护站。为了实现全线自动化集中控制,沿线要有通信线路或信号发射与接受设备等。 长输管道输量越大,管径越大,单位运费越低。
4、输油管道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输油站和管道线路。输油站包括首站、末站、中间泵站以及需要加热处理的加热站等设施。管道线路部分则涵盖了干线管道,通过河流、峡谷和海底等复杂地形的穿跨越工程。为了保护管道免受腐蚀,通常会设置阴极保护系统。
5、输油站的主要功能就是给油品加压、加热。按所处的位置不同,输油站可分为首站、中间站和末站。管道起点的输油站称为首站,其任务是接收油田集输联合站、炼油厂生产车间或港口油轮等处的来油,经计量、加压、加热(对于加热输送管道)后输入下一站。首站一般具有较多的储油设备,加压、加热设备和完善的计量设施。
1、粘度是衡量油品流动性的重要物理性质,它可以通过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来确定。动力粘度是指在标准条件下,两个平行液层之间距离为1厘米,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当它们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其单位为帕·秒。
2、油品的粘度是指油品在层流状态下反映油品流动性能的指标,常用表示方法有:动力粘度μ一内磨擦系数,单位是达因秒/厘米常称“泊”,但在实际应用中,常用1/100泊为单位,称“厘泊”。原油的脱盐、脱水:又称预处理。
3、指标意义:① 粘度指数是广泛***用并普遍接受的对石油产品运动粘度变化的量度,这种变化是由于油品在40℃和100℃之间温度改变造成的。② 润滑油的粘度指数越高,表明随温度升高油品运动粘度降低较小。③ 在实践中,粘度指数是表明运动粘度与温度关系的一个数值。
4、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用40?和100?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5、油液粘度是指油品的粘稠度,这种特性决定了油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流动性和润滑效果。以机油为例,水的粘度较低,用玻璃杯倒掉少量时,水会迅速滑落,几乎没有粘附在杯子上。而机油由于粘度较高,即使少量倒掉,也会有很多粘附在杯子上。这种特性是机油作为润滑剂的关键属性之一。
关于成品油粘度计算表格和油品粘度表示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油品粘度表示方法、成品油粘度计算表格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