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要求,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城镇道路分级 地位、交通功能、服务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口诀:快主次支 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沥青贯人式与沥青表 面处治路面适用于中、轻交通道路。
2、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前方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口诀:直角方聚集。2 浅基坑的支护类型:斜柱支撑、锚拉支撑、短桩横隔板支撑、临时挡土墙支撑、型钢桩横挡板支撑、挡土灌注桩支护、叠袋式挡墙支护——口诀:钢鞋带短,挡住毛。
3、地震成因:火山、塌陷、构造。口诀:“篝火塌”。3防渗材料:火山灰水泥、矿渣水泥。口诀:“山神狂热”。3钢材力学性能:拉伸、冲击、疲劳。口诀:“拉疲冲”。3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口诀:“流年宝”。3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用水量、砂率、材料性质、时间、温度。
1、原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 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 沥青材料的检查与试验。
2、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1)沥青是最关键的原材料,对进场沥青,应严格检查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出厂化验单,并按照规范规定的标准和频率抽样检测。
3、最后,质量意识、管理的力度、科学制度的制定和严格执行是施工质量的保证。在原材料选择上,严格控制不合格材料的使用,对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试验,确保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的准确性。
4、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原材料的控制 在首先对水泥标号应按照《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来选用,尽可能用大厂生产的水泥,因为大厂质量保证体系比较健全,检验手段完善,因而生产的水泥质量好,性能稳定。
5、因此,只有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每道工序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本人通过多年来从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经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谈谈个人见解。
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评定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的要求是不小于0.7mm且不大于1mm。根据同一规范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应小于0.55mm。
摩擦系数通常保持在0.6左右,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需达到至少0.55mm。对于一级公路的水混凝土路面,一般路段的抗滑构造深度应不低于0.7mm,同时不超过1mm。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其构造深度通常不应低于0.50mm。在高速及一级公路上,构造深度TD必须保证在0.7mm至1mm之间。
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中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按照规范中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有如下规定:高速、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7mm并且不大于1mm;其他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mm并且不大于0mm。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检测,主要依据横向力系数测试车在60公里/小时车速下的横向力系数(SFC60)和构造深度(TC)两项指标。在交工验收前或开放交通一年内(除冬季外),应确保路面抗滑性能符合表2的技术标准。对于二级公路,也可以参考执行。
沥青混凝土对沥青的要求主要包括适宜的粘度、良好的塑性和耐久性,以及与矿料的良好粘附性。首先,沥青的粘度是一个重要指标。在沥青混凝土中,沥青起到粘结和润滑的作用。适宜的粘度能够确保沥青在混合过程中与骨料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混合料。
有,要求是:铺装层的最小厚度为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5-0以上。集料最大粒径为25(或20)mm的一种沥青混凝土。这种沥青混凝土可以是空隙率较小(3%~6%)和沥青用量较多(0%~5%)的密实型结构;也可以是空隙率较大(6%~10%)和沥青用量较少(5%~0%)的空隙型结构。
答案:一方沥青混凝土所需的沥青量取决于其配合比的设定。通常,沥青的用量在沥青混凝土中占比较低,一般在3%至6%之间。也就是说,一方沥青混凝土大约需要30至60公斤的沥青。解释: 沥青混凝土的组成:沥青混凝土由骨料、填料以及沥青混合而成。
低温延度:衡量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低温延度越大,抗开裂性能越好。安全性 闪点试验:确定沥青加热熔化时的安全温度界限,确保安全使用。通过闪点试验确定安全使用范围。粗骨料 粗骨料需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粒径规格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沥青混凝土中沥青的含量约为5%-6%之间。详细解释如下:沥青混凝土是由骨料、填料以及沥青材料混合而成的。其中,沥青材料在沥青混凝土中扮演着粘合剂的角色,它将骨料和填料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坚固的路面结构。沥青的含量会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工程性质。
面层:沥青混凝土人行道面层铺筑厚度应不小于 3cm,一 般为单层式施工。沥青的压实度,一般来说要求达到95%;沥青的厚度,允许偏差为+20--5MM;弯沉,路宽小于9米,2点20M,9-15米的4点20M,大于15M的6点20M。
因此,只有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每道工序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本人通过多年来从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经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谈谈个人见解。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组建施工组织机构,熟悉设计文件,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沥青砼配合比设计,搅拌厂的设置,材料准备,施工机械的配置,路面基层等。(一)组建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施工组织机构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路面基层的平整度对沥青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处理。
不合格的沥青不得运往拌和厂;在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的时间和次数检查沥青的质量,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沥青。3对施工机械的管理先进、良好的机械设备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加快进度与改善劳动条件的基础。机械管理主要是让各种路面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状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沥青混凝土后场质量控制是关键。沥青混凝土后场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生产场地,即拌和楼场地。在后场施工中,首要关注的是选择合适的拌制设备,确保拌和楼的性能和生产能力与工程规模相匹配,具备全程自动控制功能,能够分析数据、核定生产量,最好还配备二级除尘装置。
压实质量控制的原则 在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质量控制和科学合理的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要搞好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过程中压实工艺控制,即搞好压实的过程控制,从而达到整体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质量的目的。碾压温度控制 实践证明,碾压温度是影响沥青混凝土密实度的最主要因素。
允许偏差为-5至+15mm。在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之前必须对下承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特别是在路床的验收上要增大检验频率按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点进行(即距中线0m、0m、0m、10m处)。
沥青的压实度,一般来说要求达到95%;沥青的厚度,允许偏差为20--5MM;弯沉,路宽小于9米,2点20M,9-15米的4点20M,大于15M的6点20M。
沥青路面厚度允许偏差是总厚度百分之5以内。路面厚度要求总厚度允许偏差为-5%mm,上面层允许偏差为-10%mm。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偏差就是不能低于总厚度的-5%mm,上面层不得低于-10%mm。这个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上是明确规定的。
沥青层厚度标准:厚度允许偏差范围在+20mm至-5mm之内。 弯沉值限制:针对不同路宽,设定不同的测量点数量。路宽小于9米时,每20米测量2点;路宽在9至15米之间时,每20米测量4点;路宽大于15米时,每20米测量6点。所有弯沉值均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要求。
此外,沥青路面的宽度也有明确的允许偏差范围,不得超过-20mm。这一要求旨在确保路面宽度均匀,避免出现宽度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严格监督这些指标的执行情况,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的压实度,一般来说要求达到95%;沥青的厚度,允许偏差为+20--5MM;弯沉,路宽小于9米,2点20M,9-15米的4点20M,大于15M的6点20M。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要求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要求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口号
下一篇
厚沥青混凝土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