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工序:第一,沥青材料的选用。第二,粗集料的选用。第三,细集料的选用。第四,沥青路面填料的选用。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
2、沥青道路施工的工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前期准备:确保所有必要的材料和施工设备已运输到现场,并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测量和放线工作。 摊铺沥青:工人需将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在道路上,检查并确保基层质量。使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确保铺设的平整度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沥青砼的摊铺:- 摊铺准备:验收清扫下承层,确保摊铺机状态完好。- 摊铺过程:***用多台摊铺机梯队方式同步摊铺,控制混合料的摊铺和厚度。 沥青砼的碾压:- 检测各工序温度。- 根据试验路确定压实遍数。- 碾压程序:确保压路机速度和碾压顺序正确。
1、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
2、在正式路段上施工时,要按照试验段施工时所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施工。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包括: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接缝处理及碾压。
3、结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基层处理、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做到科学规范,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路面的使用寿命。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更好的施工。
4、对施工地面进行封层,将基层清扫干净。对路面铺平和预热,***用人工摊铺的方法,边施工边用耙子弄平。使用机器进行轧制,轧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压力、复压和中压,直到去除分离的接缝为止。等待地面完全冷却就可以通车了。
5、首先,基层的强度、平整度和高程必须经过仔细检查与控制,确保其符合施工标准。其次,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检查与试验是必要的步骤,以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再次,集料的级配和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试验同样重要,这直接影响到最终路面的性能。
1、尽量使泛水和板面上的防水层一次浇成,不留施工缝。如已形成施工缝,则在泛水施工前,应先将结合面凿毛、刷1:0.4水泥浆一遍,然后再浇泛水处新混凝土。
2、刚性防水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应在5~35℃的适宜温度下进行。此外,在结构层和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以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影响。隔离层的施工包括粘土砂浆、石灰砂浆和水泥砂浆找平层,要求砂浆铺设均匀,表面保持平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护好隔离层,防止其受到混凝土直接接触和振动的损害。
3、刚性屋面防水层:将硅质防水剂融入C20细石混凝土内,在拍实的找坡层上直接浇筑刚性防水板块。这些板块尺寸为5m×5m,***用纵横分格设计,缝隙中嵌入密封胶。这种做法省去了找平层,形成了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三合一的刚性防水屋面。
4、焊接钢筋网片:在平面上铺设钢丝网,并在分格缝处断开。钢丝网片上垫砂浆垫块,上部保护层厚度控制在10-15mm。在放置和点焊双向钢筋网片前,确保钢筋调直且不受损坏或污染。 留置分格缝:在板块间、与女儿墙和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设置分格缝。
5、刚性防水屋面施工工艺 刚性屋面防水层:将硅质防水剂掺入C20细石混凝土内,在拍实的找坡层直接做刚性防水板块,板块为5m×5m,纵横分格,缝内嵌入密封胶,省去找平层,成为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三合为一的刚性防水屋面。找坡层:***用适拍实C5炉渣混凝土或适度拍实的水泥珍珠岩。
1、cm的普通AC13沥青混凝土路面:1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石子:114kg 沥青:6kg;沥青路面的沥青类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路面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也可***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
2、同步碎石封层每平方米使用碎石与沥青量是按照碎石粒径与覆盖率来确定的。不同碎石每平方米用量有差异,碎石一般要求尽量是同一粒径。同步碎石工艺粒径从0.3cm-3cm都有,根据碎石覆盖率可以计算碎石用量,沥青用量在8-2公斤每平方米之间。
3、拫据所铺厚度不同,一般一吨碎石可铺5—6平方米。
4、而透层油洒布量规范要求是0.8-5kg/平方米,透层油沥青含量要求是50%,实际洒布量都不大。所以同步碎石封层与透层不是一起做的。但是碎石封层车可以完成两种工艺的施工,就是可以单独洒布透层乳化沥青,也可以完成同步碎石封层。
由于沥青路面宽度有限,收缩路面结构的相互约束小,所以低温裂缝主要是横向的。 (2)温度疲惫裂缝。这种裂缝主要发生在日温差大的地区。由于温度反复升降导致沥青面层温度应力疲惫,使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变变小,加上沥青的老化使沥青劲度增高,应力松弛性能降低,最终达到极限抗拉强度使路面产生裂缝。
沥青面层低温收缩是导致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因素。在选材方面,应选择低温劲度小、延展度大、温度反应迟钝、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原料,并按工程要求选择级配优良的矿料,不断优化青混合料配合比,减少沥青用量,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有效防止沥青路面开裂。
坑槽形成于路面骨料局部脱落之处,常见原因包括沥青混合比例不当、沥青质量问题或车辆滴油漏油对路面的侵蚀。 泛油 泛油是指沥青混凝土层内部结构受外力作用向上移动,导致表面沥青堆积。高温天气和沥青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其主要原因。
一是荷载作用,车辆的反复碾压会使路面产生疲劳,导致裂缝、车辙等病害。比如交通流量大、重载车辆多的道路,病害出现得更快。二是环境因素,高温时沥青变软,在车辆荷载下易变形;低温时沥青变脆,容易出现收缩裂缝。此外,雨水长期渗透会使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下降,引发松散、坑槽等病害。
沥青路面结构层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构成。 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最表层,可由1至3层组成。表面层应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以满足使用要求;中面层和下面层则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成通常包括上中下三个面层、基层和底基层。面上层通常***用AC-13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使用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则***用AC-25沥青混凝土。这些层的厚度可能根据设计有所不同,例如8厘米或7厘米或6厘米。
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沥青路面的沥青类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路面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也可***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主要由以下几个结构组成: 路基层:路基层是指在地基上对路面进行铺垫的一层,一般由砂土、粉土等材料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分散道路上的荷载。 路基增强层:路基增强层是为了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而设置的一层,一般***用水泥土、砂石、碎石等材料。
路面结构组成 沥青路面通常由四级结构层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 面层位于路面的最上层,直接承受车辆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沥青路面是一种常用的道路路面结构,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路基:路基是路面下面的土体,用于承载路面和交通荷载,防止路面变形和塌陷。 硬石底基层:硬石底基层是路面下面的第一层结构,由大颗粒的石子和碎石混凝土构成,用于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关于沥青混凝土刚性材料配比,以及沥青混凝土基层是刚性还是柔性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石脑油进口关税暂定税率
下一篇
中国成品油倾销数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