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沥青混凝土 > 正文

沥青混凝土重量误差规范标准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沥青混凝土重量误差规范,以及沥青混凝土重量误差规范标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沥青抽芯误差值多少?

首先,总厚度≤60mm:-5mm和-10mm。其次,总厚度60mm:-8%和-15%。最后,***用100mm取芯机取芯,必须取至芯样底部,用正十字形标记在芯样表面标记,并从正十字开标记端部测量该芯样的4个厚度。

先量个总的厚度,再在烘箱内用大约50度烘干,一般情况下各层可以轻易分开,再量下各层的厚度,如果加起来与原来不符的话按比例计算就好了。四级公路的沥青层厚度宜为10~30mm。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层厚度可为120~180mm。

 沥青混凝土重量误差规范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由于粘结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

1立方中粒沥青砼ac-20重量是多少

答案:一立方中粒沥青砼ac-20的重量约为2吨左右。一立方中粒沥青砼ac-20的重量是根据其密度来确定的。沥青砼的密度通常与其颗粒大小、所含矿物成分以及制造工艺有关。具体来说,ac-20沥青砼指的是其中的沥青混合骨料粒径为2至8毫米的中粒沥青混凝土材料。

AC20沥青的标准密度为351克/立方厘米,换算成一立方米,其重量大约为351吨。沥青混凝土,通常称作沥青砼,是通过人工选配,结合特定级配组成的矿料,如碎石、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重量误差规范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AC-20:1立方约为0吨 - AC-16:1立方约为2吨 - AC-13:1立方约为4吨 - AC-10:1立方约为5吨 对于沥青,通常不需要进行体积到立方米的换算,直接以重量过磅即可。如果确实需要进行体积换算,可以测量罐装车的容积,再根据过磅单上的吨位进行换算。

一般来说,细粒沥青混凝土的密度约为351g/cm3,因此1立方的重量大约是351吨。中粒沥青混凝土的密度稍高,约为4g/m3,所以1立方的中粒沥青混凝土重约4吨。对于粗粒沥青混凝土,如AC25型号,其1立方的重量则在45吨左右。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6吨/立方米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3吨/立方米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4吨/立方米 AC-05 AC-10 AC-13 AC-20 AC-25 SMA-13 SUP-19 ATB-25 OGFC 等等有非常多,比重根据混合料的试验结果而定。

沥青混凝土: AC-25 1方≈8t AC-20 1方≈0t AC-16 1方≈2t AC-13 1方≈4t AC-10 1方≈5t 。如果是沥青应该没必要换算立方,直接过磅就OK,实在需要换算,可以测量罐装车的容积,根据过磅单上的吨位来换算。一立方米沥青混凝土大概等于3吨。

沥青混凝土一吨是多少方

1、吨AC13沥青混凝土等于0.417-0.435立方米。1吨AC13沥青混凝土换算成体积的过程:压实后的AC-13C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大概在(3~4)克每立方厘米,需要检测集料的表观密度,集料原材的表观密度越大,吨数会大一些。1立方米的重量大概在3~4t。

2、- AC-10:1方约等于5吨 如果是沥青,通常不需要换算立方,直接按过磅重量计即可。若需换算,可测量罐装车的容积,并根据过磅单上的吨位进行换算。一立方米沥青混凝土大约等于3吨。

3、一吨沥青混凝土约为0.78-0.9方。以下是详细解释:沥青混凝土的密度影响其体积。 沥青混凝土的密度与其颗粒大小、含油量、添加剂种类等因素有关。通常,沥青混凝土的密度在固体重度范围内波动较大,因此其体积会因密度的变化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与其体积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4、.42468立方米。一吨沥青混凝土在标准状态下温度为20℃、压强为10325kPa时,密度约为35克/立方厘米(g/cm3),一吨沥青混凝土等于1000千克/35克/立方厘米≈4268立方厘米cm3,约合0.42468立方米(m3)。这个数值用来进行建筑施工等相关计算。

如何控制拌合站沥青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严格按工艺要求和搅拌机的说明进行,高强度混凝土要延长搅拌时间。

选拌制设备,从拌制设备上保证后场施工质量。以拌和机为中心的沥青拌合厂,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性能和生产能力是一个主要方面,保证拌和楼的生产能力与工程规模相互匹配,拌和楼必须具备全过程自动控制,能够分析数据、核定生产量,能够进行拌和质量分析,具备匹配的二级除尘装置。

严格控制沥青拌合料的拌合质量,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指标。(2)合理洒布透层油,粘层油。在进行各层摊铺前,必须保持顶面清洁,对于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透油层应以慢裂型乳化沥青为宜。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时,应保持稳定的车速和喷洒量,不能流淌或形成油膜。

针对这些要求,我们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从选材到工艺控制、现场施工都加以严格的控制。通过对多条高等级公路的施工,从中总结出如何控制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方法以及对其他施工质量控制能有借鉴、参考作用。

原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 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 沥青材料的检查与试验。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控制 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合温度和时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效果,沥青混合料拌和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拌和时间。尽可能低的拌和温度及最短的拌和时间可降低沥青结合料的氧化和挥发成分的损耗,保证沥青的质量。

混凝土路面允许偏差有哪些

混凝土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允许误差范围为±5mm。检查数量:每1000平方米至少检测1组(即1个检测点)。混凝土路面通常由路基、基层、垫层和面层四级结构构成。面层主要由混凝土构成,要求具备耐磨、平整、防滑和较高的强度等特性。

允许偏差为-5至+15mm。在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之前必须对下承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特别是在路床的验收上要增大检验频率按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点进行(即距中线0m、0m、0m、10m处)。

混凝土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允许误差范围为±5mm。检查数量要求每1000平方米至少进行1组(1个点)的检测。混凝土路面通常由路基、基层、垫层和面层四级构成。面层主要由混凝土材料铺成,需要具备耐磨、平整、防滑和较高的强度等特点。垫层设置于对温度和湿度敏感的路面上,旨在调整路面结构。

混凝土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为±5mm。混凝土路面一般由路基、基层、垫层、面层四部分组成,面层的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一般要求耐磨、平整、防滑、强度大等。垫层是在温度湿度不适的道路上设置,目的是改变路面的结构,基层应该具有抗变形能力强、抗压抗冲刷、坚实等特性。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避免过厚或过薄。根据规范,混凝土面层的允许厚度偏差通常为±10mm,具体数值可能因施工条件和规范要求而有所不同。总之,规范CJJ1-2008不仅规定了纵断高程的允许偏差,还涉及了多个方面的技术要求,旨在确保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混凝土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范围为±5mm。检查数量为每1000平方米一组(即1个检测点)。混凝土路面通常由路基、基层、垫层和面层四个部分构成。面层主要由混凝土构成,要求其具备耐磨、平整、防滑和较高的强度等特点。垫层主要设置在温度和湿度条件不佳的道路上,旨在改善路面结构。

目前沥青面层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沥青面层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沥青面层离析:由于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与铺面厚度之间比例不匹配,沥青混合料不佳,混合料拌和不均匀,运输中发生离析,以及摊铺机工作状况不佳等原因造成。

2、做好保温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低于规定要求。 选用符合要求质量的压路机压实,压实遍数符合规定。

3、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形成原因: (1)装卸、摊铺过程中导致的沥青混合料离析,局部混合料温度过低。 (2)碾压混乱,压路机台套不够,导致局部漏压。 (3)碾压温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 (1)装料过程料车前后移动,运料车应覆盖保温。

4、沉陷问题可分为路面沉陷和反射沉陷,处理方法包括简单预防性养护、加铺沥青保护层,或者将路面沉陷部分全部刨除,重新摊铺沥青面层。对于因路基原因导致的沉陷,则需挖除路基和面层,***取打桩等措施加强路基稳定性,重新铺筑路基及路面。

5、推移的产生一般与基层施工质量、透油层洒布质量、超载车辆比重加大、沥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因素有关。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前,由于基层表面清扫不干净、透层油洒布不均等都会容易造成沥青面层和基层粘结不良。

6、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质量控制措施 1 沥青含量的直观检查 如果沥青料黝黑黝黑,料车上的混合料呈圆锥状或混合料在摊铺机受料斗中“蠕动”则表明沥青含量正常。

关于沥青混凝土重量误差规范和沥青混凝土重量误差规范标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混凝土重量误差规范标准、沥青混凝土重量误差规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