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品油 > 正文

成品油质量标准

文章阐述了关于最新成品油执行标准,以及成品油质量标准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食用油国家标准

食用油GB2716是食用植物油的国家卫生标准。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的各项卫生要求,包括基本要求、***样、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销售等方面。 GB2716标准适用于没有其他特定规定的情况下,确保食用植物油在整个食品生产、流通直至零售终端的各个环节中的卫生安全。

酸价应小于或等于0.3。 过氧化值应小于或等于10。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151***-1994)的要求包括: 酸价应小于或等于0.5。 过氧化值应小于或等于10。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食用油分为四个等级,从四级到一级,等级越高,精炼程度越高。

 成品油质量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过氧化值: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的过氧化值(每克或每千克此镇物)小于等于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的过氧化值小于等于12。浸出油溶剂残留量: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每克或每千克)小于等于50。

食用油的国家标准 标准:浸出油溶剂残留量(mg/kg)≤50 酸价:大豆油、胡麻油、麻油等≤4而棉籽油≤1 氧化值花生油、葵花油等油≤20而麻油、大豆菜籽油、玉胡麻油、棉籽油等油≤12。

GB/T1535大豆油浸出的品质如何呢?

大豆油标准号为GB/T1535-2017。大豆油国家质量标准(英文标准名称:Soyabeanoil),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截止2024年1月,实施的大豆油国家质量标准的标准号为GB/T1535-2017,实施日期为2018年7月1日。

 成品油质量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仅仅只是相差一个数字,但所代表的食用油却完全不同,如果搞不清楚两者的区别,那很容易被商家偷梁换柱,吃亏的反而是我们消费者,所以买食用油,要分清“1534”和“1535”,差别很大,搞懂再买不吃亏。GB1535国家执行标准号下的食用油,适用于成品大豆油和大豆原油。并且也是不含有其他的混合食用油类。

完整的是GB/T1535-2017,大豆油GB/T1535-2017是指大豆油国家标准。GB/T1535-2017规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运输和销售等要求。GB/T1535-2017准适用于成品大豆油和大豆原油。大豆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大豆原油的贸易。

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一级大豆油只是略好一些的大豆油,区别,不能生吃。2004年5月1日起实施《大豆油》(GB1535-2003)新标准。成品豆油分一级、二级、***、四级四个质量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

油茶籽油质量标准

1、质量等级指标方面,油茶籽原油有严格的标准,成品油则根据等级分别有不同的色泽、气味和滋味要求。同时,标准要求油茶籽油不得掺杂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也不得添加香精香料。检验方法包括透明度、色泽、密度、折光指数等项目的测定,均参照GB/T系列标准执行。

2、在中国,油茶籽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领域,其产品质量受到国家严格的标准规范。其中,工业植物油参照的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765,该标准将油茶籽油分为原油、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三类,共设七个质量等级,这些等级的产品在工业使用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

3、关于山茶油的质量检验标准,国家标准GB11765-2003对食用成品茶油的质量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色泽、气味、透明度、含皂量、不溶性杂质、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等。在这些指标中,酸价、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是必须符合的强制性指标。

4、GB/T 11765-2018标准于2018年12月1日实施,由国家粮食局主管,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油茶籽油的术语、分类、主要物理参数、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

5、GBT11765标准详细规定了油茶籽油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基本组成、主要物理参数、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方面。该标准适用于通过压榨法、水酶法、浸出法等不同加工技术生产的油茶籽油商品。需要注意的是,油茶籽原油的质量指标专门适用于油茶籽原油的贸易。

关于最新成品油执行标准和成品油质量标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成品油质量标准、最新成品油执行标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