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热拌沥青混凝土国标,以及热拌沥青技术标准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 ;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用最为普遍。
2、总结:沥青混凝土主要分为普通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混凝土、彩色沥青混凝土以及高性能沥青混凝土等类别。各类混凝土因其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合而有所区别,但都是为了满足道路工程的需求,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3、沥青混凝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沥青混凝土 普通沥青混凝土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用于道路铺设和路面维护。它由沥青、骨料和其他添加剂组成,经过混合、加热和搅拌后制成。这种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磨、防滑和抗压性能。
4、沥青混凝土的各类 普通沥青混凝土 普通沥青混凝土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由沥青、骨料和填料组成。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抗滑和防水性能,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及停车场等场所。改性沥青混凝土 改性沥青混凝土是在普通沥青中添加了特定的改性剂,以提高其性能。
1、分区方法:根据高温-低温-雨量三个主要因素的30年气象统计资料来划分。即:(1)沥青路面分区:高、低温指标及降雨指标。(2)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分区:高、低温及降雨指标。《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2、规程概述 本规程涉及公路工程中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测与试验要求,以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及安全。具体内容包括沥青的选取、混合料的制备、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内容 沥青性能检测:对沥青的粘度、稳定性、针入度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确保沥青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中的T070T070T070T0708。
4、按照沥青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里的取样来做是最准确的。现场取样检测主要检测温度,配合比,沥青含量,石料强度以及混合料的筛分实验,也就是配合比测定。钻芯取样则是检验混合料的密实度,碾压强度,孔隙率,厚度及上面层与下面层的粘合情况等等。
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孔隙率大小分类 1 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3%~6%) 2 Ⅱ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4%~10%) c、AM型开级配热拌沥青碎石:孔隙率为(大于10%)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防水下渗。
沥青贯入式适用于***公路,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表面处治可改善路面行车条件,承担行车磨耗及大气作用,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所铺筑的沥青路面,其厚度可大于3厘米。在计算路面厚度时,其强度一般不计。 沥青表面处治,一般用于***公路,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磨耗层、防滑层。
沥青主要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类型: 煤焦沥青:煤焦沥青是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难挥发的蒽、菲、芘等,这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煤焦沥青的性质也不同。煤焦沥青对温度敏感,冬季易脆裂,夏季易软化,加热时会有特殊气味,其中的成分在260℃加热5小时后会挥发。
粗集料(碎石):粗集料必须***用石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近正方体、有棱角优质石料颗粒,必须严格限制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足够的耐磨耗性和抗冲击性,粒径应大于36mm。粗集料必须与沥青有很好的粘附性,上面层***用玄武岩(除路口修补处)。
规范中明确指出,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层厚的1/2,中面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层厚的2/3。此外,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应超过层厚的1/3,对于粗混合料,这一比例还应减小。
三大指标指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针入度 在规定温度25℃下,以规定质量100g的标准针,在规定时间5s内贯入沥青试样中的的深度(1/10mm为一度)表示。针入度越大,表示沥青越软,粘度越小。
方法如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
检查下承层状况,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精心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比,以保证面层质量。 沥青拌合应使用间歇式拌合机,确保混合均匀。 沥青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水、保温,防止粘结。 摊铺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不应低于110℃~130℃,使用两台或更多摊铺机进行连续均匀摊铺。
关于热拌沥青混凝土国标和热拌沥青技术标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热拌沥青技术标准、热拌沥青混凝土国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秦皇岛 汽油
下一篇
沥青混凝土拌和油料添加比例